2018年8月7日

四川阿坝州九寨沟游记

作者 wonse

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的工作,出差都比较多,一直打算开专栏记录这些年的旅行经历,奈何自己游历有限加之文笔不好,迟迟下不了手。

近日,厚着脸皮从朋友那里拿到一篇游记,就作为“旅行游记”的开篇吧。

这篇游记写于2016年,详细记录了游阿坝州九寨沟的经历。

  • 出发日期/2016/12/21
  • 天数/4天
  • 人均费用/4200元
  • 人物/独自一人

行前准备


说说这次旅行

8月下旬本应过了最热三伏天,但是秋老虎又开始发威,凑巧又有几天年假,一直想出去玩,但是一看到骄阳似火,走出房间轰的一股热气,紫外线强的可以穿透阳伞和墨镜就打了退堂鼓。办公室姐姐推荐了个好玩的地方可以避暑消夏,于是便欣然前往。报了双飞四日游,其中包括九寨沟、黄龙、诺尔盖草原,间或夹杂的藏民家访、藏式风情街、藏族文化村寨等节目。

童话世界九寨沟早有耳闻,查了一下攻略,再加上旅行社的提醒,带了高倍数防晒霜、零食、厚棉袜、雨伞、帽子、遮阳镜、充电器、洗漱用品、睡衣等,再就是足够的money。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准备红景天,由于本人所在城市较小,药店里面没有红景天,不过呢高原反应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。重点提醒一下一定要多带一些零食,九寨的用餐条件很差,当地的小商店东西很少,带上厚外套,山上和草原的早上特别冷。

刚下飞机看到的蓝天白云,虽然紫外线很强,但是室外最高温度只有25摄氏度。

第1天


四川阿坝藏族九寨沟县藏民家访

从西安咸阳机场出发直达前往四川九黄机场,旅行社安排工作人员换登机牌,西安市内有接机服务。藏民的饮食我们吃不习惯,所以在登机之前匆匆忙忙吃了一碗岐山臊子面。四川航空的飞机餐我不发表意见,有幸在小零食里看到了黑黑的东西,像是小作坊的产品。

从西安出发的时候穿的短裤短袖和运动鞋,一下飞机明显感觉到气温骤降,在机场换了长裤加了一件防晒衣。导游是藏族卓玛,长相和服饰都很民族风。就是汉语说的刚开始听不懂,后来也能听懂了。四川的旅游业管理的很规范,从机场到酒店的这段路上导游多次提到了阿坝州旅游局局长的名字,原谅我刚开始没有听懂导游的汉语,所以没听清楚名字,也普及了九寨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的一些改进措施。

到了九寨已经下午了,所以安排的景点就是藏民家访,参观藏族民居,了解他们的文化和饮食,顺便解决晚饭问题。一般的藏民都很热情,能歌善舞,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他们的习惯也在慢慢汉化。晚上有藏族帅哥扎西唱民族歌曲,我没有听懂,但是感受到了草原民族的热情好客,晚饭菜是泡菜和咸菜、羊排(膻味很重),主食是青稞饼和土豆,喝的是青稞酒和酥油茶。吃完晚饭有篝火晚会,转经祈福。藏民的家里都是雕梁画栋,五彩斑斓,工作人员着民族服饰,房间装修很现代化。

刚下飞机会有点头疼,旅游大巴隔一段时间会补充氧气,等到了藏民家里就完全适应了。如果反应实在严重建议在车上小眯一会,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。我们同团有一位52岁的阿姨,她是第一次出远门,愉悦的心情冲淡了高反的不良反应。

九寨沟晚上气温很低,也就十几度,到了酒店简单冲了澡就早早睡了,为第二天九寨沟之行养精蓄锐。

第2天


难忘的九寨沟之旅

第一次听说还是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,有个同学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暑假去了九寨沟,天蓝水绿,最重要的是还有西游记拍摄场景的珍珠滩瀑布,小伙伴们羡慕的表情,我当时就脑补了一番美景,在我心里种了一棵草。这次终于要实现梦想了,小小激动了很久。小时候看的最多的电视剧就是西游记,每年暑假都播,上班之后,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去KTV,居然有个大叔唱了一曲“你挑着担,我牵着马,斗罢艰险又出发。。。。。。”,西游记满满的童年回忆。

早上6点起床,6点半收拾好,去吃早饭,早饭是咸菜和粥,馒头,九寨沟海拔1409米,饭就做不熟,所以早饭又将就的吃了,幸亏我带了很多零食。九寨沟水质较硬,建议喝矿泉水,商店都有,所以不用提前准备。吃完早饭,天气很好,没有下雨迹象,但是导游建议带上伞,六月的天气小孩的脸,说变就变,带上帽子、墨镜、零食、阳伞、手机、水、还有我的自拍神器高高兴兴的出发了。

团友都很守时,没有人耽误大家时间。虽然出发的这么早,九寨沟门口排队的情形是人山人海,摩肩接踵,车水马龙。

九寨沟内分成树正沟、日则沟、则渣洼沟,沟内有通勤车,类似于公交车,在各个景点都有上下点,观景很方便。景区内实行人车分流,很安全,景区内全长接近20公里,所以建议各个景点之间坐车观看,一是节约时间,二是避免人对环境的破坏。景区内有山、有水、有树,景区尽头是原始森林,当然只开发了3000米,开发范围内还是很安全的,导游建议不用去原始森林,因为在游览的过程中本来就有树,但是我觉得如果体力允许,还是上去看看,原始森林是摄影者的天堂,人少,松鼠小鸟等小动物很多,都是一棵挨着一棵的参天大树,对于我们这种生活在关中平原的人来说很少见到这么大片的,森林里面也不晒,温度刚好,气候很湿润,就当是去天然氧吧吸氧去了。

刚进沟就看见藏族民居,格桑花、转经筒,到了树正磨沟和树正瀑布,我都惊异于九寨沟的水和树,水流就在树之间穿行。

珍珠滩瀑布,西游记拍摄地之一,是不是很熟悉的画面?让人感受到的是气势磅礴。

原始森林,茂密植被就是天然氧吧,是不是还有小松鼠跑出来,不用担心会不会用大型动物出来,原始森林虽然游客较少,但是目所能及范围之内都有工作人员。

旅游团赠送的九寨千古情,演出开始之前可以去鬼屋、斜屋、倒屋体验一番。这次出游是临时安排的,所以就我一个人,没有约到合适的朋友,刚进鬼屋就被吓出来了,没有进去,有点遗憾。九寨千古情非常好,用舞台剧的形式演出了藏族、羌族的战争、历史,文成公主进藏对汉藏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,结尾是汶川地震军民融合一家亲的情形,不过个人觉得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,汶川地震都过去八年了,现在更应该体现的是新时达的新风尚,不过这个改进有个过程也可以理解。

第3天


黄龙一日游

第三天上午去了藏族文化特色村寨,就是去了村寨里面的藏民家里参观。我们去的那一家藏民家里客厅有个大火炉,是烧柴火的,柴火就是就近砍伐的,来自大自然的馈赠。火炉兼顾做饭和取暖的功能。藏民小孩偏向于去寺庙上学,这对藏民来说是贵族学校,学习文化和藏医等领域。藏民有给寺庙捐赠的习俗,捐赠4万一上寺庙会给一个铜壶等,我们去参观的藏民家里有很多铜壶。藏民的物质条件确实提高了很多。

藏族同胞虽然很多已经汉化了,但是他们还有很多藏族的习俗,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藏族同胞在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习俗下生活的健康富足。上帝赐予他们一个贫瘠又富饶的土地,没有现代城市的便捷也没有雾霾噪等的污染,没有大鱼大肉但是也有一日三餐。

下午去了黄龙风景区,翻越了雪山。翻越雪山的过程中导游建议买水,这种水可以缓解高原反应,一袋是100块钱。导游告诉了我们最坏的情况,说的很吓人,所以团里大部分人都买了,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多大用处,到了黄龙景区内如果有高反可以吸氧,好像是免费的还是10块钱一次,我们同团的没有人需要吸氧。

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都是坐缆车上到景区,然后一路步行下来,看到各种美景。

黄龙的水也很清澈,池底是黄色的石头,平静的如同五彩瑶池,能看到这样的美景也不枉我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

山水两边郁郁葱葱的大树。

第4天


诺尔盖草原之行

第四天的行程很轻松,早上去了德吉梅朵风情街,看了蜀绣还有蚕丝制品。自从有了网络,买东西都很方便,在家里就可以买到天南地北的特产,所以团里没有人买蚕丝制品,导游有点不开森,虽然是无购物团,我们也被多次带到类似的这样商店,店员扎西也不满意,话里话外有一股不满的气息。

下午去了诺尔盖草原,途中经过了天葬台,远远地看了一眼,上空还有秃鹫在盘旋。

在我印象中草原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,牛羊遍布,没有山峦起伏。诺尔盖草原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,也有山峦叠嶂的俊美。牦牛和马儿悠闲地吃草,见了车流也不疾不徐的穿过。藏族信仰佛教,相信轮回,所以牦牛都是散养。

一下车一股寒风迎面扑来,我的外套发挥作用了,等太阳一出来气温又上升了。在草原上体验了骑马、射箭、划船、吃火锅和烤全羊(烤全羊不是新鲜的,味道很怪,考得很糊,这些项目收费每人150元),草原上没有自来水,所以上厕所不方便。火锅是在厨房准备好直接端上来在蒙古包吃的,厨房常年的烟熏火燎,到处都是黑色的烟灰,蒙古包就是在草地上搭的,蒙古包建的都不高,所以里面还是很暖和的。草原地处高原非常辽阔,真是望山跑死马,看着很近的山、河,走过去需要很久,草原地处高原,植被都是灌木和草,灌木是一簇一簇的不高,草看着像是地毯一样的毛绒绒的,七是已经没过脚踝,有的甚至都到膝盖那,草原上会有河流,牦牛有吃有喝过得都很幸福。草丛中时不时的会有小花,黄色的、蓝色的,煞是喜人。

结束草原之旅,换上短裤短袖,晚上就飞回日思夜想的大西安。